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教学管理 >> 专业建设 >> 正文

明方向 谋路径 定标准 正秩序|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深入推进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

发布者:教务处 [发表时间]:2023-07-06 [来源]: [浏览次数]:

 当前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,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,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,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,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,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。今年2月,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《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》,提出了优化专业设置、改进专业建设、加强专业质量管理的一系列举措,为新时代高等学校新增专业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。新增专业是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的直接体现,是服务“四个面向”的实际行动,直接影响着高等学校立德树人的成效、持续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。

6月29日,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举行专业建设及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

  

校长路红显讲话

 

     

副校长牛震做专题汇报

 

 

6月29日,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举行了专业建设及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。特邀来自郑州大学、新乡医学院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、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4位教授参加论证会。知名专家、校领导、各院部负责人、各教研室主任及教师代表济济一堂,现场开启“头脑风暴”,共论濮阳医专专业建设的现状、问题及解决之道,整场论证会有观点碰撞也有共识,有困惑也有行业建议,一场头脑风暴为濮阳医专专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。

 

郑州大学教务处处长赵军教授

 

新乡医学院教务处处长林俊堂教授

 

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范真教授

 

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处长梁建梅教授


观念决定出路,培养目标定位要准。培养一支用得上、留得住,熟悉基层卫生工作特点,掌握一定的医学理论和技能,具有良好医德医风的基层医疗工作者队伍。为广大基层民众提供安全、有效、便捷、经济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。做到小病能治、大病能转、慢病能防。积极发展面向广大农村、社区基层单位的技能型医学技术专门人才。毕业后成为能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应用型医学技术专门人才。培养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。增加专业,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。

活力激发动能,专业建设核心要强。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中最重要的基本建设,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,是提升学科建设层次和水平的核心要件,专业建设与发展遵循应“全面、协调、可持续”的科学发展规律。要以专业建设为核心,规模、质量的和谐发展为基础,增强专业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为重点,以人为本,以实现学校与社会、教师与学生、教学与科研、理论与实践、专业与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。增强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、提升专业建设水平、凝练和强化专业特色、培育学生竞争力。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,为区域经济做出我们力所能及的贡献。

创新塑造优势,培养人才政策要新。要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,改善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、学历结构、年龄结构,促使教师队伍结构更趋合理。加强学术梯队建设,做好学科带头人、后备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工作,以骨干教师培养带动教师队伍建设,形成一支结构合理、素质全面、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。加强师资培训。采取校外培养、校内培训等多渠道、多形式的人才培养方式。

市场决定未来,课程体系调整要活。专业是学校办学与社会工作岗位的联结纽带,应以就业为导向引领专业开发与建设。充分调研,了解职业岗位的变化情况,听取用人单位对高职专业的培养目标、课程设置及毕业生所需的能力素质等意见和建议,以此作为每年对专业进行调整和扩建新专业的依据。在课程结构整体适合优化下,进行课程体系的调整、合并、重组、加强课程与课程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。根据所培养人才需掌握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,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,制定各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、教学大纲、教材、实习实训计划以及实习评价标准,各专业在课程的设置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基础课以必须够用为度,专业课以专业需要为主。重视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,突出职业道德培养、职业技能训练,全面提高学生素质。

育才造士,为国之本。本次专业建设及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的召开,为我校下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,同时明确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应当把握的重点,促使我校人才培养环节能够有的放矢,把学生培养成实用型人才,跟上社会的需要。不断挖掘各专业优势特色,引导学生在工作、服务、奉献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,把专业知识用于服务国家的伟大征程当中。在新的起点上,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正紧跟国家需要,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持续优化专业结构,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,全面建设高水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,向着双高建设和升本目标昂首迈进。